【藥材來源】 為唇形科多年草本植物黃芩Scutellaria baicalensis Georgi的根。主產(chǎn)于河北、山西、內(nèi)蒙古、河南及陜西等地。以山西產(chǎn)量最多,河北承德產(chǎn)的質(zhì)量。春秋兩季采挖,除去殘莖、須根,曬干。蒸透或開水潤透切片。生用,酒炒或炒炭用。 【性味歸經(jīng)】苦,寒。歸肺、膽、肝、胃、大腸經(jīng)。 【藥性說明】黃芩苦寒清燥,瀉火解毒。黃芩輕虛上行,善清肺與上焦之火而止血安胎;子芩質(zhì)重下行,專清大腸濕熱以治痢。固本品適于熱在上焦、血熱出血及濕熱瀉痢證。 【功效】1.清熱瀉火 用于熱毒證之發(fā)熱,或瘡腫癰瘍,常配黃連、黃柏。用于肺熱咳嗽,常配魚腥草、瓜蔞皮同用,對肺部感染有佳效。 2.清熱燥濕 適用于濕熱為患的病變,如胃腸濕熱的泄瀉痢疾,膀胱濕熱的小便赤痛,濕溫病的發(fā)熱。 3.清熱安胎 胎動不安而有熱象者可選用黃芩。 4.清熱止血 本品性寒,可用于熱盛而迫血妄行的各種出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