站在風口上,豬都會飛起來。同理,如果做的創(chuàng)新藥是站在巨大市場空間的風口上,便能達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例如,康諾亞布局了腫瘤和自身免疫這兩個體量最大的疾病市場,盡管目前還未能通過藥物上市銷售取得收入,但已經憑借對外授權產品實現(xiàn)了盈利。
康諾亞實現(xiàn)盈利的“生意經”:半數(shù)管線對外授權
通過對外授權產品提前獲得產品收入、快速回籠現(xiàn)金流的模式,是Biotech的融資策略,也是康諾亞的商業(yè)化策略之一。
目前,康諾亞在研的9種候選藥物已有一半對外授權,合作方包括諾誠健華、石藥集團和阿斯利康,使其在未有產品實現(xiàn)商業(yè)化的情況下,連續(xù)多年獲得收入并實現(xiàn)扭虧為盈。
回看往年業(yè)績,2021年康諾亞實現(xiàn)總營收1.1億元,其中0.7億元是石藥集團就自免產品CM310的國內權益支付的首付款,0.4億元來自諾誠健華就腫瘤產品CM355的合作收入。
2021年3月,石藥集團斥資1.7億元(包括7000萬元首付款和1億元的開發(fā)里程碑付款)向康諾亞引進了CM310治療中重度哮喘、慢性阻塞性肺病(COPD)等呼吸系統(tǒng)疾病的國內權益。
同年11月,雙方再度“牽手”合作。康諾亞將CM326在中重度哮喘和COPD等呼吸系統(tǒng)疾病的中國權益(不包括香港、澳門及臺灣地區(qū))授予石藥,將獲得后者支付的1億元首付款及根據(jù)開發(fā)進度支付的最高1億元開發(fā)里程碑付款。
2022年上半年,康諾亞再次實現(xiàn)總營收1億元,正是獲得了石藥集團為引進自免產品CM326支付的首付款,同時實現(xiàn)歸母凈利潤545.4萬元,同比扭虧為盈。
2023年上半年,康諾亞不僅將BD合作推向更高潮,還交出了更為亮眼的成績單:實現(xiàn)總營收3.27億元,同比大幅增長227%,主要為向阿斯利康授權腫瘤在研產品CMG901的首付款收入,歸母凈利潤0.47億元,同比增長7倍。
2023年2月,康諾亞把CMG901的獨家全球開發(fā)權益授予阿斯利康,由此將獲得最高可達12億美元的交易總額(包括6300萬美元的首付款,在達成若干開發(fā)、監(jiān)管及商業(yè)里程碑后,支付最多11.25億美元的額外潛在付款)。
管線布局策略:一手自身免疫、一手腫瘤
BD交易頻現(xiàn),讓康諾亞儲備了充沛現(xiàn)金流,以反哺豐富的產品管線。
截至2023年6月30日,康諾亞的現(xiàn)金及現(xiàn)金等價物、短期理財合計29.79億元,較2022年底減少1.97億元(主因研發(fā)開支和產能建設的CAPEX投入),資金使用率較高,能夠支持公司的長期研發(fā)和各項經營活動。
管線方面,康諾亞擁有9種臨床階段及臨床試驗申請準備階段的候選藥物處于內部研發(fā)階段,包含TSLP、MASP2、 GPC3、CCR8等多個創(chuàng)新靶點。其中,自免管線有3款在研產品,包括核心產品CM310及CM326、CM338,研發(fā)進度均處國產同類藥物前三;腫瘤管線有6款在研產品,包括CMG901、CM355、CM369等。
在所有管線中,研發(fā)進展最快的是自免產品CM310。
CM310是一種針對白介素4受體α亞基(IL-4Rα)的高效、人源化抗體,也是首 個國產且獲得國家藥監(jiān)局的臨床試驗申請批準的IL-4Rα抗體,已布局5項適應癥,其中治療成人中重度特應性皮炎(AD)已于2023年3月完成Ⅲ期臨床研究的數(shù)據(jù)揭盲,預期2023年底提交上市申請。
另外,CM310用于治療慢性鼻竇炎伴鼻息肉(預計2024H1申報NDA)、哮喘適應癥已進入Ⅲ期臨床階段,針對兒童及青少年特應性皮炎、過敏性鼻炎也均已處于Ⅱ期臨床。
根據(jù)CM310治療中重度AD的III期臨床結果顯示,CM310組治療16周時,達到EASI-75的受試者比例為66.9%,達到IGA評分為0或1分(IGA 0/1,即皮損完全清除或基本清除)且較基線下降≥2分的受試者比例為44.2%,均優(yōu)于安慰劑組(分別為25.8%及16.1%),且安全性特征良好。
競品方面,目前國內僅有賽諾菲的度普利尤單抗獲批上市。2023年前三季度,度普利尤單抗實現(xiàn)全球銷售額高達77.25億歐元,全年有望突破百億歐元大關。
面對如此巨大的市場空間,國產在研IL-4Rα單抗已有近10款,涉及康方生物、三生國健、智翔金泰和恒瑞醫(yī)藥等,競爭較為激烈,進度上康諾亞稍稍領先,且CM310定位為度普利尤單抗的“Me better”產品。
另一款自免產品CM326,是中國首 個及世界第三個獲批臨床的國產TSLP抗體,競爭格局良好,布局了4項適應癥。其中,中重度AD和慢性鼻竇炎伴鼻息肉適應癥已開展II期臨床,由石藥集團負責推進的COPD、哮喘適應癥也分別處于臨床Ⅰ期、Ⅱ期階段。
CM338是一種針對甘露糖結合凝集素相關絲氨酸蛋白酶2 (MASP-2)的高效、人源化拮抗性抗體,于2023年3月啟動了治療免疫球蛋白A腎?。╨gAN)的Ⅱ期臨床研究,進度上同靶點全球第二、中國 第一。
腫瘤管線覆蓋單抗、雙抗、ADC藥物類型
除自免管線外,腫瘤管線也是康諾亞的重頭戲之一,涉及單抗、雙抗和ADC等藥物類型。其中,臨床進度最快的是靶向Claudin 18.2的ADC藥物CMG901。
Claudin 18.2是癌癥治療的理想靶點,在胃癌、胰腺癌及其他實體瘤中呈現(xiàn)高表達率,而CMG901是全球首 個獲批進入臨床的Claudin 18.2 ADC藥物。
此前,CMG901治療復發(fā)/難治性胃癌及胃食管結合部腺癌獲FDA授予快速通道資格及孤兒藥資格,并獲藥審中心授予突破性治療藥物認定,用于治療經一線及以上治療失敗或不能耐受的Claudin 18.2陽性晚期胃癌。
目前,CMG901已完成治療晚期實體瘤的I期臨床研究。根據(jù)I期結果顯示,89例可評估的Claudin 18.2陽性胃癌或胃食管結合部腺癌患者在三個劑量組的確認的客觀緩解率(ORR)為33%,確認的疾病控制率(DCR)為70%。其中,2.2mg/kg劑量組確認的ORR為42%,中位無進展生存期(mPFS)為4.8個月,對比現(xiàn)有后線治療藥物具有潛在的優(yōu)勢。
據(jù)國信證券和海通國際的研報顯示,對比呋喹替尼、阿帕替尼等小分子抑制劑或雷莫西尤單抗,CMG901展示出初步的生存期和響應率數(shù)據(jù)有一定的優(yōu)勢。而且,肩對肩比較不同療法的數(shù)據(jù),對比目前2L胃癌標準療法(雷莫西尤單抗+紫杉醇),CMG901的最 佳ORR(61%)約為標準療法(28%)的2倍。
另外,全球進入臨床階段的十幾款Claudin18.2 ADC均在I期或II期臨床的早期階段,整體進度相差不大,涉及榮昌生物、科倫博泰、信達生物和德琪醫(yī)藥等。康諾亞目前處于I/II期,全球研發(fā)進度排名前三。
CM313是中國首 個獲國家藥監(jiān)局批準開展臨床試驗的國產CD38抗體,目前布局的適應癥包括系統(tǒng)性紅斑狼瘡(Ib/IIa期臨床)、復發(fā)或難治性多發(fā)性骨髓瘤(RRMM,I期臨床)的數(shù)據(jù)。根據(jù)I期試驗數(shù)據(jù),截至2022年10月10日,29例RRMM患者進行了至少一次基線后療效評價,ORR為34.5%,mPFS為132天。
競品方面,全球僅有2款CD38單抗獲批上市,其中只有強生的達雷妥尤單抗在中國獲批,而布局CD38單抗的國內藥企僅有天境生物等少數(shù)幾家。
另一款靶向CCR8的單抗藥物CM369,是康諾亞與諾誠健華共同開發(fā)的一種潛在同類首 創(chuàng)藥物,可作為單一療法或聯(lián)合其他療法用于治療各種癌癥,目前正在開展I期臨床試驗。
此外,康諾亞還基于自身新型T細胞重定向平臺(nTCE)孵化出三款CD3雙抗藥物,包括CM355(CD20xCD3雙抗)、CM336(BCMAxCD3雙抗)、CM350(GPC3xCD3雙抗)。其中,CM355是公司與諾誠健華共同開發(fā)的用于治療B細胞非霍奇金淋巴瘤的雙抗產品,可通過單藥或聯(lián)用的方式給藥,目前正在中國開展I/II期臨床試驗。
在CD20xCD3雙抗的布局上,以羅氏、艾伯維等外資藥企最為積極,國內藥企布局較少,涉及再鼎醫(yī)藥、嘉和生物和君實生物等,多數(shù)均處于臨床早期階段。
另外,CM336正在開展治療多發(fā)性骨髓瘤的I期臨床研究,同類競品中強生和輝瑞已開展III期臨床,國內藥企中僅有智翔金泰、岸邁生物等幾家布局;CM350正在開展治療實體瘤,尤其是肝細胞癌(HCC)的I期臨床研究。
結語
總體來看,雖然康諾亞的研發(fā)管線多數(shù)仍處于臨床早期階段,但都屬于差異化的創(chuàng)新管線,市場競爭并不激烈,而且已經憑借對外授權提前獲得產品收入并實現(xiàn)了盈利。
除對外授權外,康諾亞也在為自主商業(yè)化推進做好準備,位于成都的生產基地產能總計已達18600升,同時商業(yè)化團隊人員也在陸續(xù)到位,為臨近上市的CM310打下良好基礎。
合作咨詢
肖女士
021-33392297
Kelly.Xiao@imsinoexpo.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