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
中藥材質量不合格總覽
2023年,據國家藥品監(jiān)督管理局及各地藥監(jiān)部門發(fā)布公告數據統(tǒng)計,抽檢藥品不合格數量為799批次,各類藥品占比如圖1所示,其中中藥材抽驗不合格數量為551批次,占比69%。
圖1 2023年藥品質量不合格總覽
從下圖2可以看出,自2019年起,中藥材抽驗不合格批次數量經過4連跌后,在2023年出現了小幅回升,且中藥材不合格數量在藥品質量不合格統(tǒng)計中連續(xù)5年占比第一,中藥材的質量始終令人擔憂。
圖2 2019-2023年藥品質量不合格統(tǒng)計(以批次計)
02
中藥材質量不合格抽檢省市分布情況
與2022年相同,在國家藥品監(jiān)督管理局及各省市藥監(jiān)局公示的藥品抽檢不合格批次中,湖北省藥監(jiān)局公示的中藥材不合格批次數量最多,占據榜首。
相比于2022年公示的58批次,今年增加到了63批次??偩止镜闹兴幉牟缓细衽螌崿F了四年連漲,近四年的數據分別是2020年27批次、2021年32批次、2022年57批次和2023年58批次,雖持續(xù)增長,但是增速有所放緩。
圖3 2022年度中藥材質量不合格省市分布情況(以批次計)
03
中藥材質量不合格品種Top10
2023年中藥材被抽檢不合格品種共208種,合計551批次。2023年上榜的中藥材品種與2022年相比,五加皮、山藥、白鮮皮與凈山楂依舊榜上有名。
位于榜首的中藥材品種為炒酸棗仁,在其34批不合格產品中,水分不合格的批次高達28批,占比為82%。位居第二的是地骨皮,主要不合格項為灰分。第三位為山藥,主要不合格項是性狀檢查。
值得注意的是,山藥的抽檢不合格批次數量由2022年的9上升到了2023年的15。同樣,2023年抽檢不合格批次數量,對比2022年有所增加的品種有:五加皮,由8增至14;白鮮皮,由10增至13;凈山楂,由8增至12。
部分中藥材重復上榜且抽檢不合格批次在增加,說明這些品種的質量問題雖在近幾年暴露了出來,但是未得到重視并改善,更應加強監(jiān)管。
圖4 中藥材質量不合格品種Top10(以批次計)
04
中藥材質量不合格檢測項目Top10
相較于2022年公示的中藥材質量不合格檢測項目,2023年中藥材質量不合格檢測項目TOP10變化并不多。
檢測項目“性狀”不合格數量依舊位于榜首,涉及該項不合格的藥材品種高達120個。位于第二位的不合格檢測項目為“水分”,涉及該項不合格的藥材品種為48個,對比2022年檢出73批次水分不合格,2023年水分不合格批次數量增至133。位于第三位的不合格檢測項目為“含量測定”,涉及該項不合格的藥材品種為56個,最多檢測不合格批次品種為炙甘草,占所有含量測定不合格批次數量的11%。
炙甘草作為甘草的炮制品,甘草被檢出的含量測定不合格批次僅為1批,可以推斷出,炮制過程中導致成分損失,是炙甘草含量測定項目不合格的主要原因。
圖5 中藥材質量不合格檢測項目Top10(以批次計)
05
結語
從公示的藥品不合格抽檢批次數據來看,2023年中藥材質量依然不容樂觀。
除了不合格數量依舊位于所有藥品批次的第一位,總數也在增加。從不合格品種來看,今年也有新的品種由于抽檢不合格而沖上榜單。
中藥材由于其原料來源于農副產品的特殊性,其質量把控一直是監(jiān)管難題。
從數據分析來看,中藥材的不合格檢測項及被假冒問題可追溯到從種植開始,延續(xù)至采收、加工炮制、貯藏各個環(huán)節(jié),所以中藥材質量監(jiān)管是從種植生產開始的全生命周期監(jiān)管。
近年來我國政府和監(jiān)管部門為整頓中藥市場、促進中藥傳承創(chuàng)新作發(fā)展作出了巨大的努力。相信隨著GAP認證工作及藥品監(jiān)管工作不斷推進,中藥材質量將從生產源頭得到保證,從而全面提升中藥材質量。
免責申明:統(tǒng)計數據僅來自各省藥監(jiān)局官網。筆者已經剔除藥監(jiān)局標記的假冒藥以及重復數據,但仍可能存在未被相關部門發(fā)現的假冒藥品。因官網數據不斷更新,統(tǒng)計結果會有微小偏差,僅供參考。
合作咨詢
肖女士
021-33392297
Kelly.Xiao@imsinoexpo.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