血腦屏障(Blood-Brain Barrier,BBB),是指腦毛細血管壁與神經(jīng)膠質(zhì)細胞形成的血漿與腦細胞之間的屏障,和由脈絡(luò)叢形成的血漿和腦脊液之間的屏障,僅允許特定類型的分子從血流進入大腦神經(jīng)元和其他周圍細胞。
血腦屏障的存在,對于阻止有害物質(zhì)由血液進入大腦具有重要意義,但這也同時阻止了絕大部分小分子和大分子藥物(例如多肽,蛋白質(zhì)和核酸)的轉(zhuǎn)移,嚴重限制了中樞神經(jīng)系統(tǒng)疾?。ɡ缟窠?jīng)退行性疾病、腦腫瘤,腦部感染和中風(fēng)等)的治療。
盡管該領(lǐng)域近年來取得了一些進展,但我們?nèi)匀黄惹行枰軌蚩缭窖X屏障、通過全身給藥改善基于生物大分子的療法向中樞神經(jīng)系統(tǒng)(CNS)遞送的技術(shù)。
2024年11月25日,西奈山伊坎醫(yī)學(xué)院董一洲教授團隊在 Nature Biotechnology 期刊發(fā)表了題為:Intravenous administration of blood–brain barrier-crossing conjugates facilitate biomacromolecule transport into central nervous system 的研究論文。
該研究開發(fā)了一種γ-分泌酶介導(dǎo)跨血腦屏障偶聯(lián)(BCC)系統(tǒng),能夠跨越血腦屏障,通過靜脈注射將生物大分子(例如寡核苷酸)安全有效遞送到中樞神經(jīng)系統(tǒng)(CNS),對小鼠模型、人類腦組織進行基因沉默,從而為漸凍癥、阿爾茨海默病等一系列神經(jīng)和精神疾病的治療提供了新的可能性。
論文通訊作者董一洲教授表示,血腦屏障是一種基本的防御機制,但它也給向大腦遞送藥物帶來了重大挑戰(zhàn)。而我們開發(fā)的BCC平臺打破了這一屏障,允許生物大分子(包括寡核苷酸)安全有效地到達中樞神經(jīng)系統(tǒng)。
血腦屏障(BBB)是防止有害物質(zhì)進入大腦的天然保護屏障。然而,它的存在也阻礙了救命藥物的遞送,給漸凍癥(ALS)、阿爾茨海默病(AD)以及許多其他中樞神經(jīng)系統(tǒng)(CNS)疾病的治療帶來了重大挑戰(zhàn)。
根據(jù)能夠跨越血腦屏障的小分子配體的結(jié)構(gòu)和功能,研究團隊設(shè)計并合成了四類跨越血腦屏障偶聯(lián)物(BBB-crossing conjugate,BCC),包括肉桂酸衍生物、色胺衍生物、MK-0752衍生物和SR-57227衍生物。
其中,MK-0752是一種γ-分泌酶抑制劑,可有效跨越血腦屏障,減少Aβ蛋白的生成,此前的在臨床試驗顯示,其總體上顯示出可接受的安全性,大多數(shù)參與者對治療的耐受性良好。
進一步篩選顯示,基于MK-0752的化合物BBC10,在小鼠大腦中顯示出最高水平的滲透性和積累,因此,研究團隊選擇BBC10進行了進一步研究。
利用γ-分泌酶介導(dǎo)的轉(zhuǎn)胞吞作用(transcytosis),BCC10通過結(jié)合γ-分泌酶實現(xiàn)跨越血腦屏障。只需通過簡單的靜脈注射,就能將生物大分子(例如寡核苷酸、蛋白質(zhì))直接遞送到大腦。
為了驗證BCC系統(tǒng)的效果,研究團隊在漸凍癥(ALS)小鼠模型中進行了實驗,將BCC10與靶向漸凍癥致病基因SOD1的反義寡核苷酸(ASO)偶聯(lián),通過靜脈注射遞送,顯著降低了小鼠模型大腦中SOD1基因表達的蛋白水平。
與之類似,將BCC10與靶向編碼MAPT基因的反義寡核苷酸(ASO)偶聯(lián),同樣大大降低了其表達的tau蛋白水平,而tau蛋白是治療阿爾茨海默病及其他癡呆癥的重要靶點。
BCC10被證明在將這些反義寡核苷酸遞送到大腦方面非常有效,在不同的小鼠模型中提高了沉默有害基因的能力。研究團隊還進一步證實,BBC10同樣可以將反義寡核苷酸高效遞送到切除的人類大腦組織中,靶向降低lncRNA-MALAT1的表達。
該研究還顯示,基于BCC系統(tǒng)的治療在小鼠身上有很好的耐受性,在測試劑量下對主要器官造成的損傷很少或沒有。
研究團隊表示,該研究開發(fā)的BCC平臺有望解決大腦研究中最大的障礙之一——讓治療性大分子安全有效地通過血腦屏障。這項研究進展有望推進一系列腦部疾病的治療。團隊接下來將在大動物模型中進行進一步測試,以驗證該平臺并開發(fā)其治療潛力。
論文鏈接:https://www.nature.com/articles/s41587-024-02487-7
合作咨詢
肖女士
021-33392297
Kelly.Xiao@imsinoexpo.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