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安徽省醫(yī)保局官網發(fā)出《全省醫(yī)療保障工作會議在肥召開》的報道,該內容顯示,2025年1月14日,全省醫(yī)療保障工作會議在合肥召開,其中,透露了安徽省將牽頭全國生物藥品聯盟集采。
一石激起千重浪,看來,生物藥集采納入國家層面已經是鐵板釘釘。
從2018年12月開展“4+7”藥品集采開始,至今已經產生十批次集采中選結果,共有475個藥品中選。其中,除了第六批的16個胰島素是生物藥品之外,其余九批集采都是化學藥。
生物藥究竟要不要納入集采,其實早在2021年國家醫(yī)保局已經給出了答案,那就是“集采無禁區(qū)”。
2021年1月29日,在國新辦舉辦的新聞發(fā)布會上,國家醫(yī)保局原副局長陳金甫指出,“生物類似藥跟化藥的仿制藥質量評價方式上有區(qū)別,但是它有嚴格的質量標準,下一步納入集采是毫無疑義的。”對于具體的集采方式,陳金甫表示質量一定是作為優(yōu)先的考量,規(guī)則也一定要符合市場要求。
2022年10月12日,國家醫(yī)療保障局發(fā)布《關于政協十三屆全國委員會第五次會議第03703號 (醫(yī)療衛(wèi)生類329號) 提案答復的函》,對朱弈龍委員提出的關于引入新型創(chuàng)新藥準入評價機制的提案進行了答復。
圖源:國家醫(yī)保局
國家醫(yī)保局在答復中表示我們將在現有集采成功經驗基礎上,結合生物藥的特點,不斷完善生物藥集采規(guī)則。以胰島素為例,答復函指出:
與化學藥相比,生物藥無一致性評價作為支撐、命名復雜多樣、產能爬坡提升較慢,因此我們在化學藥集采基礎上,對規(guī)則進一步調整完善,充分考慮生物藥的特點精心制定胰島素集采的規(guī)則。
一是集采前由醫(yī)療機構按廠牌報送需求量,中選結果產生后,由醫(yī)療機構按一定規(guī)則選擇中選產品,充分尊重臨床選擇,保持臨床用藥的穩(wěn)定性;
二是將治療目的和臨床作用機制相似但通用名不同的產品合并分組,兼顧了臨床使用需求和競爭的充分性;
三是針對生物藥產能約束的特點,通過摸底調查充分掌握企業(yè)產能,設置協議采購量不超過企業(yè)最大產能的50%,并在落地時預留足夠生產準備時間,多措并舉保障供應。
下一步,我們將在現有集采成功經驗基礎上,結合生物藥的特點,不斷完善生物藥集采規(guī)則。
事實上,生物類似藥在近年來內陸續(xù)登場,形成較為充分的競爭狀態(tài),滿足帶量采購的基本前提。從國內生物類似藥的市場競爭格局看,已經達到了充分競爭條件,并且從市場規(guī)模上看,也已具備一定的規(guī)模。因此從國家層面上納入生物類似藥也并未不可能。
生物類似藥集采不存在禁區(qū)
生物制劑納入集采已經不是什么新鮮事,國家集采第六批就是專門針對胰島素,而廣東聯盟276集采中也有血液 制品、生長激素、干擾素及生物類似藥(利妥昔單抗)。
但業(yè)界對生物藥,尤其是生物類似藥進集采卻高度關注,因為我國2019年才誕生第一個生物類似藥---復宏漢霖的漢利康,短短幾年之間,國內目前在阿達木單抗、貝發(fā)珠單抗、利妥昔單抗等相繼注冊上市類似物。
生物類似藥雖然在我國起步較晚,但近年來進展加快。阿達木單抗類似藥已有百奧泰、海正藥業(yè)、信達、復宏漢霖、正大天晴、君實生物等多家獲批上市;貝伐珠單抗類似藥更是有齊魯制藥、信達生物、綠葉制藥等多家企業(yè)獲批,曲妥珠單抗首個生物類似藥也獲批上市。
此外,除上述企業(yè)外,恒瑞、綠葉等10多個藥企都在申報上市或者進入臨床試驗階段,生物類似藥在未來幾年內將陸續(xù)登場,形成較為充分的競爭狀態(tài),滿足帶量采購的基本前提。從國內生物類似藥市場競爭格局來看,已經達到了充分競爭條件,并從市場規(guī)模來看也已具備了一定的規(guī)模。
相關數據已經顯示,貝伐珠單抗的銷量已超百億規(guī)模,阿達木單抗也是國產遠超原研,大家都已集齊至少5家以上,集采之路即將打開。
生物藥在地方集采層面的實踐案
生物藥納入地方集采的首秀:廣東11省聯盟276品種集采,將利妥昔單抗在內的18個生物制劑納入其中。
如下表所示:
廣東11省集采聯盟中,利妥昔單抗是首次進入集采,廣東成為了生物類似藥集采的“第一標”,其競爭格局及報價都將成為日后集采項目的參考。
利妥昔單抗醫(yī)療機構報量約為1.6萬支,羅氏、復宏漢霖、信達生物的占比分別是63.50%、35.11%、1.39%。最終,信達以59%的降幅成為中選企業(yè),而羅氏及復宏漢霖分別降價16%、49%獲得備選資格。
河北的生物制劑掛網方案值得學習:2022年11月1日,河北發(fā)出《中成藥和生物制劑規(guī)范掛網實施方案》,同時公布了生物制劑通用名相同或類似物分組情況,盡管這是針對該省的掛網采購,但由于涉及產品分類、分組的底層邏輯,對于帶量采購在內的任何一種采購方式都值得借鑒。
從該省對生物制劑分組情況來看,解決了各類生物制劑通用名相似、相同、以及類似物相同或不同類別的區(qū)分問題。
如下兩個表格所示:
安徽組織的生物制劑集采:2023年9月,安徽組織本省2023年度部分化學藥及生物制劑集采,包括人免 疫球蛋白在內的生物制劑納入集采,采用綜合評審方式;
浙江第四批集采中的生物藥品:2023年11月,浙江省第四批藥品集采產生擬中選結果,此次集采納入10個生物藥在內的52個藥品,分別開展評審。其中,人促紅素注射液有5家企業(yè)擬中選,分別是沈陽三生、哈藥集團生物工程、山西威奇達光明制藥、科興生物、華潤昂德生物;注射用人生長激素4家企業(yè)擬中選,分別是長春金賽、中山未名海濟、安徽安科、上海聯合賽爾。
至此,生物類似藥集采在技術層面、行業(yè)共識層面基本沒有太大問題,集采似乎只剩下時間安排了。
合作咨詢
肖女士
021-33392297
Kelly.Xiao@imsinoexpo.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