萬萬沒想到,剛剛過去的三個月時間里,輝瑞的新冠藥物Paxlovid賣了27.03億美元,新冠疫苗Comirnaty賣了14.22億美元。
沒錯,僅三個月時間,輝瑞的新冠藥物+疫苗的銷售額,就高達41.25億美元。
這可能是,新冠疫情翻篇后,對于輝瑞和新冠藥物最 好的消息。要知道,去年以來新冠藥物銷售額的斷崖式暴跌,讓市場對其商業(yè)價值充滿懷疑。如今,輝瑞卻拿出了媲美流感的成績單。
流感疫苗是全球疫苗界的重磅品種,疫苗巨頭賽諾菲、GSK去年全球的流感疫苗銷售額分別為26.69億歐元(約28.8億美元)和5.04億英鎊(6.2億美元);流感藥物方面,奧司他韋原研藥達菲早已走下神壇,東陽關的可威靠著顆粒制劑一躍成為流感“神藥”,去年銷售額超過50億元人民幣。
然而,這三大流感藥物頂流,去年全年的銷售總額,才與輝瑞的新冠藥物堪堪打個平手。
基于過去幾年新冠與流感秋冬共流行時造成的更大醫(yī)療負擔,以及美國免疫實踐咨詢委員會(ACIP)今年的建議來看,今后新冠的免疫將與流感趨于一致,即傾向于進行每年一次的季節(jié)性免疫和根據對流行毒株的監(jiān)測結果的必要更新。
某種程度上,這也在坐實新冠“大號”流感的商業(yè)地位。
一個不爭的事實是,新冠的危害遠超流感。在商業(yè)邏輯等同的情況下,新冠藥物的市場前景,理應更勝一籌。
那么問題來了,國內企業(yè)是否做好了準備?
三季度賣了41億美元
成也新冠、敗也新冠,這是此前市場對輝瑞過去幾年的總結。
2022年,新冠疫苗和新冠口服藥為輝瑞帶來了高達570億美元的收入。靠著新冠產品帶來的潑天富貴,這一年輝瑞的收入突破1000億美元,刷新了大藥企的收入最高紀錄。
然而,隨著新冠疫情的消散,全球市場對新冠產品的需求都出現(xiàn)了斷崖式下跌,輝瑞首當其沖。
面對“新冠懸崖”,輝瑞不得不持續(xù)調低收入預期,公司股價也持續(xù)走低,去年全年跌幅超40%,市值蒸發(fā)近1300億美元。
而今年三季報,輝瑞卻交出了一份遠超市場預期的成績單。三季度營收達177億美元,同比增長31%,遠超市場一致預期的149億美元,這主要得益于Eliquis、Paxlovid和Vyndaqel系列藥物的強勁表現(xiàn)。
其中,得益于近期新冠肺炎疫情帶來的市場需求、美國政府4.42億美元的訂單,Paxlovid的銷售額創(chuàng)下27億美元的新高,同比增長了25億美元。對此,輝瑞強調,雖然去年這一時期沒有銷售額,但今年二季度抗病毒藥物的收入僅為2.51億美元,反映了季度的大幅增長。三季度,Comirnaty收入則為14億美元,同比增長9%。
可以看出,無論是Paxlovid還是疫苗,市場需求都頗為強勁。
核心在于,新冠疫情并未徹底消失,三季度美國夏季新冠感染病例的意外激增。如下圖所示,根據美國疾病控制與預防中心(CDC)報告的廢水中新冠病毒監(jiān)測,7月份正是美國疫情的一個高峰期,感染后尋求藥物治療的人數必然激增。
同時,經歷新一輪疫情小高峰,面臨即將到來的秋冬病毒季節(jié),接種新冠疫苗的需求也有所增長。這也使得,自9月開放疫苗接種僅4周,美國新冠更新疫苗(2024-2025年版)就已達到11.2%,大幅高于2023年同期。
美國CDC更新到10月25日的數據顯示,接種更新的2024─25新冠疫苗的人口百分比為兒童4.8%,18歲以上成年人為13.5%,其中65歲以上成年人為30.4%。去年,僅有約22.5%的成年人接種了秋季發(fā)布的新冠疫苗。
當然,由于種種原因,美國如今的新冠疫苗接種率也并不算高。作為對比,同期美國成人流感疫苗接種率已經超過40%。但是,經歷過去兩年疫情的折磨,人們對于新冠特效藥還是頗為認可的,畢竟這能幫助部分人緩解病痛、降低風險,尤其高危人群。
一方面,所有人都知道了新冠病毒的威力,而從療效來看,Paxlovid是當前全球最能打的口服藥之一,且年初FDA已經通過了其新藥上市申請(NDA),用于治療12歲以上輕度至中度新冠患者。作為對比,默沙東的Molnupiravir作為全球首 款上市的新冠口服藥,至今仍是緊急使用授權(EUA)。
另一方面,出于疫情防控需要,2023年中之前,Paxlovid在美國是經由政府采購、免費發(fā)放至市民手中。盡管由于疫情逐漸消散,美國政府大批退貨Paxlovid,導致輝瑞不得不在2023年四季度扣減35億美元的營收,但美國政府的“免費”推廣,還是為Paxlovid樹立了不錯的口碑。加上輝瑞的商業(yè)化措施,使得在這一波新冠疫情小高峰下,Paxlovid銷量大增。
“大號”流感
事實上,盡管新冠疫苗的接種率遠遠低于流感疫苗,但大家都清楚,新冠感染帶來的潛在危險大于流感。
新冠作為一個新出現(xiàn)的人類傳染病,從流行開始至WHO于2023年5月5宣布新冠作為全球公共衛(wèi)生緊急狀態(tài)(PHE)結束,三年多的時間全球共有正式報告的病例7.76億例,死亡人數超706萬。
這還只是正式向WHO報告的病例和死亡數,實際死亡和病例數要遠超過這些。
雖然流感和新冠對大多數人來說是一種自限性感染,但對于小孩、老人、孕婦和由于各種原因導致的免疫功能低于正常成年人的人群,二者感染都可能會導致嚴重的疾病或死亡。因此,疫苗和藥物都是剛需。
而從美國ACIP今年的建議來看,今后新冠的免疫將與流感趨于一致,即傾向于進行每年一次的季節(jié)性免疫和根據對流行毒株的監(jiān)測結果的必要更新。
某種程度上,這也在坐實新冠“大號”流感的地位。這也讓新冠藥物的商業(yè)化邏輯向流感靠攏。
先來看疫苗。
流感疫苗市場規(guī)??捎^的原因在于兩點:自主定價和持續(xù)性接種需求。目前看,這也正在成為新冠疫苗的商業(yè)化邏輯。
定價方面,海外新冠疫苗的定價在120美元-130美元間,遠高于流感疫苗價格(50美元-90美元),疫苗企業(yè)擁有豐厚的利潤空間;
而由于新冠和流感這類RNA病毒都是逃脫大師,始終在突變躲避機體的免疫防御機制,因此,新冠疫苗也需要像流感疫苗那樣每年更新毒株,重新配制,接種者也需要每年重復接種。
8月份,F(xiàn)DA批準了輝瑞和Moderna研發(fā)的新冠疫苗的更新版本,針對的是KP.2(JN.1分支)變種,因為最近的大多數新冠病例都是由該毒株引起;另外,Novavax生產的基于 JN.1 毒株的新冠疫苗也獲批上市。
由于病毒變異的持續(xù)性,我們只是利用實時監(jiān)測手段,盡可能減少疫苗株和流行株之間的差異。從9月份CDC新冠監(jiān)測結果看,現(xiàn)在的流行優(yōu)勢毒株和今年用的疫苗株仍屬于JN1分支, 與去年流行的XBB 差別較大。
因此,去年根據XBB制作的疫苗,CDC今年已經不推薦使用。這也是實時監(jiān)測流行優(yōu)勢毒株的意義所在。
再來看口服藥。
對抗流感病毒,靠的是口服藥和疫苗的通力合作。而在流感口服藥中,最為人所熟知的要數奧司他韋。
1999年到2017年,奧司他韋原研藥達菲為羅氏帶來至少150億美元的收入。其中,僅2009年的銷售額就超過了30億美元。但隨著仿制藥入場,達菲早已走下神壇。
而在國內,早早拿到專利授權的東陽光藥,通過劑型創(chuàng)新,使可威早已遠超達菲,成為一度年銷售額達60億元的流感“神藥”。
對于新冠口服藥來說,由于全球疫情肆虐,出道即巔峰。而當疫情回歸平穩(wěn)或常態(tài)化狀態(tài),其市場前景則取決于兩點,藥物專利和療效。
在療效方面,Paxlovid也證明過自己并獲得了市場認可。而在專利方面,輝瑞也在加緊布局,以期建立一個“Paxlovid專利墻”。
2021年,輝瑞加入了非營利組織MPP,在全球95個中低收入國家放棄Paxlovid專利權,但其也計劃在61個國家和4個地區(qū)專利局提交Paxlovid專利申請。
Paxlovid是一種新化合物nirmatrelvir(PF- 07321332)和一種老藥ritonavir的組合。其中,ritonavir的主要專利(化合物、多晶體等)已經過期,PF-07321332則是一個全新分子。
根據《輝瑞Paxlovid專利地圖》報告,截至2022年,輝瑞已經在34個國家遞交了Paxlovid專利申請。市場猜測,由于專利格局尚未完全成熟,輝瑞可能會或已經提交了后續(xù)申請,以延長潛在的保護期(組合、劑量方案、進一步使用、多型等)。
如果按照其2021年8月6日的PCT國際申請日期,此類授予專利的預計到期日期為2041年8月5日,這不包括專利期限的延長。
這也意味著,輝瑞有足夠的時間,賺取利潤。
新的投入與競爭
無論如何,正如前文所說,不管是破壞力還是傳播性,新冠的威力都要遠超過流感。在商業(yè)邏輯等同的情況下,新冠藥物的市場前景,理應更勝一籌。
這也是為什么,僅三個月時間,輝瑞的新冠藥物+疫苗的銷售額,能夠高達41.25億美元。
換句話說,只要新冠病毒不像當初的SARS病毒般自我消失,那么新冠藥物的商業(yè)價值超越流感,也將是一個大概率事件。
然而,當海外新冠藥物在自費市場證明其商業(yè)價值之際,國內企業(yè)似乎還在“爬坡”。
就國內來說,新冠依舊反復流行。如下圖所示,根據中國疾病預防控制中心10月發(fā)布的《全國新型冠狀病毒感染疫情情況(2024年9月)》,今年出現(xiàn)了兩波新冠高峰,分別出現(xiàn)在3月及7-8月份。
對比來看,新冠病毒陽性率峰值遠低于去年往期,處于歷史低點,但新冠依然存在。
然而,從已上市企業(yè)公布的信息來看,尚無一款新冠產品,如Paxlovid般在新一波疫情襲來的背景下嶄露頭角,大多產品在財報中早已隱去蹤跡。
先來看疫苗。
自2024年7月15日起,國內新冠病毒疫苗不再免費接種,調整為自費接種。然而,當前新冠疫苗的價格基本都高于當前流感疫苗價格。
根據山東省藥械集中采購平臺8月份公布的數據,價格最低的鼻噴流感病毒載體新冠肺炎疫苗,由萬泰生物生產,0.2毫升/支的價格為136元;價格最高的是吸入用重組新型冠狀病毒XBB.1.5變異株疫苗,由康希諾生產,0.5毫升/支(3次人用劑量)的價格為1114元,單次價格為371.3元。其他幾款疫苗單次價格均在300元左右。
另外,根據安徽省公布的2024年新冠病毒疫苗采購目錄,相同產品價格與黑龍江省、山東省類似,安徽還將石藥集團的mRNA疫苗(Omicron XBB.1.5)納入,價格為598元/瓶。
這樣的自費價格顯然會影響接種意愿。加之對疫苗的錯誤認知,如接種疫苗后仍被病毒感染,導致新冠疫苗接種率并不高。
企業(yè)層面,或許是出于對自費市場的低預期,一些疫苗企業(yè)并未繼續(xù)投入新冠疫苗,而是將之視為“包袱”。
比如康希諾,最新三季報顯示,總營收5.67億元,同比增長36.85%(剔除新冠疫苗退貨對去年同期造成的影響),增長主要來自流腦疫苗產品,銷售占比達到91%。日前,在接受《證券時報》采訪中,康希諾董事長宇學峰表示,經過了這兩年的消化,逐漸將新冠的“包袱”卸下了。
再來看口服藥。
疫情期間,國內批準了6款小分子新冠藥物附條件上市。除了Paxlovid和Molnupiravir這2款高價進口藥物,還有阿茲夫定、民得維、先諾欣和樂睿靈4款國產藥物。
相比疫苗產品被“戰(zhàn)略拋棄”,口服藥還得到了部分藥企的重視。比如民得維,君實生物在其半年報中表示,1月被正式納入國家醫(yī)保目錄,截至報告期末,民得維已進入超過2300家醫(yī)院。
再比如先諾欣。7月,先聲藥業(yè)宣布,先諾欣由附條件批準轉為常規(guī)批準,這也是目前國內首 個且唯一獲得常規(guī)獲批的抗新冠口服藥。
正式獲批后,最顯著的變化就是購藥會變?yōu)楸憷?,即患者可以通過處方在藥店自行購買。這會帶來怎樣的競爭變化,還需時間的驗證。
事實上,疫情管控放開后,大多數人經歷過2到3次新冠感染,現(xiàn)在基本已經不拿新冠當回事,主觀感覺新冠藥物失去用武之地,但正如前文所說,無論疫苗還是口服藥對于免疫低下等人群,仍十分重要。
著眼未來,只要病毒不消失,新冠藥物的需求必然不是問題,影響天花板的問題,自然就成了藥企如何提高自費疫苗接種率,以及藥物是否能如流感藥般成為家庭常備用藥。而這需要持續(xù)的疫苗研發(fā)、生產投入,以及藥物商業(yè)化推廣。
新冠藥物到底行不行?這又是一場新的投入與競爭。
合作咨詢
肖女士
021-33392297
Kelly.Xiao@imsinoexpo.com